在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里360配资,由于信息闭塞、司法制度落后,古代公案剧中那些令人扼腕的冤假错案往往源于真实的历史悲剧。那个缺乏科学侦查手段的年代,普通百姓的生死往往系于官员的一念之间。若遇上明镜高悬的青天大老爷,或许能沉冤得雪;但若摊上昏聩无能的糊涂官,无辜者只能在刑具下屈打成招,酿成无数人间惨剧。
明朝万历二十三年春,江西九江府衙门前,年过半百的蒋慈颤抖着双手递上血泪写就的诉状。他声泪俱下地向知府杨佺控诉:爱女蒋氏嫁与穷书生胡岷后,这个表面斯文的读书人竟嫌嫁妆微薄,更诬陷妻子与人私通。最令人发指的是,胡岷将妻子囚于竹笼,日日鞭笞楚。如今女儿离奇失踪,井台边只余下一只绣花鞋,老父认定必是女婿杀人灭口。
展开剩余66%杨知府闻言拍案大怒,当即差人锁拿胡岷。谁知堂审时,这个白面书生却道出另一番光景。他声称蒋氏嫌贫爱富,与绸缎商陆羽暗通款曲,那日借口打水实则与人私奔。两造各执一词之际,衙役匆匆来报:城东古井打捞出一具女尸。尸体经井水浸泡已肿胀如鼓,但蒋慈扑在尸身上嚎啕大哭,指认这就是其女。
细心的仵作发现蹊跷:女尸左足五指俱全,而蒋氏幼时因碾米伤缺小指;尸体身量不足五尺,与高挑的蒋氏相差甚远。更可疑的是,当杨知府命人开棺复验时,棺中竟是一具男尸!原来衙役当初见两家拒付殓葬银钱,竟将无名尸抛入赣江。此时巡按御史安文玉恰至九江,这位明察秋毫的钦差发现三处破绽:若胡岷真凶,为何不伪造失足落水现场?蒋慈认尸时为何不验看女儿特征?无名女尸满身鞭痕又系何人所为?
谜底最终由一场意外揭开。吉安知府徐鉴在青楼偶遇头牌玉芙蓉,惊觉竟是已死的蒋氏。原来她当日与胡岷争吵后,径自投奔情夫陆羽。为掩人耳目,二人散布蒋氏投井的谣言,实则潜逃他乡。后因盘缠用尽,蒋氏只得沦落风尘。而那具无名女尸,经查实是山东商贾武虐待致死的婢女卢氏。贾武为脱罪,谎称婢女卷逃,却不知天网恢恢。
这出明代版的《罗生门》最终真相大白:胡岷冤屈得雪,蒋氏因诬告反坐,贾武以杀人罪论斩。当安御史将案卷呈递刑部时,特别用朱笔批注:凡断狱当察五听,验诸证佐,不可轻信苦主涕泣。此案后来被收录于《明刑录》警示后人,而那口吞噬真相的古井,至今仍在九江老城的青石巷里,默默诉说着那个司法蒙昧年代的悲歌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